補習班-補教網TOP1

教改是正常,別再用過去的眼光看待現在的學生

有人抱怨臺灣一直在教改,但教改是正常的。因為教育必須要跟上時代與社會的變化,才能裝備孩子面對未來的能力。既然時代與社會都不斷在改變,教育就不可能原地不動,尤其現在知識的量和改變的速度都超出我們想像,甚至沒有人敢斷言未來變化的樣貌,那麼教育就更要努力走在時代前端,務求貼近最新的趨勢與變化。 不改變就淘汰,這是生活中的常態,每天都存在,尤其在產業的狀況最明顯。譬如中國電商阿里巴巴為了取得生鮮技術以及三、四線城市布局,因而入股高鑫零售(大潤發),企圖整合實體與虛擬零售市場;7-11 從早期的便利商店,到後來賣咖啡,現在還有宅配、售票、手搖杯各種服務;住宿業過去只有飯店,後來有民宿、airbnb;計程車也開始有 Uber。產業改變,你不得不改變,沒有人會永遠稱霸,也沒有人敢說自己永遠是贏家。 教育現場在網路社群快速成長後,也快速的轉變。過去的研習常常都是學者或專家為主講者,如果是現場教師為主講者,多數都是分享自己的教學經驗。近年來,教師從教學實務中發展出有效的教學策略,從過去純粹經驗分享,轉變成實作工作坊。更棒的是,不僅是教學經驗,更將學術理論結合現場實踐,建立出有學理,並兼具現場實踐經驗以及操作方法的完整教學論述。教師教學專業真正成為事實,而且更能夠解決真實課堂問題。曾經聽過一所教育大學的校長分享他的看法:「我提醒與鼓勵學校的教授要多了解教學現場的情形與需要,不然國中小教師都不再需要我們了,他們都找明星教師幫助他們。」這也再次說明:不改變,就會被淘汰。 網路社群的興起,加上全球化推波助瀾,各項訊息與資訊的流動加速。各國教改的時間間隔縮短,改變的方向也趨同。更重要的是,大家都擔心沒有跟上其他人─這不僅關係到學生的未來,更關乎國家競爭力。 不怕被淘汰,學校必須裝備學生能力面對未來 臺灣的孩子對於學校最多的記憶就是考試與死記硬背,雖然這些死記的知識對於未來生活似乎沒有太大用處,但為了升學就只能如此了。因此,非到考試關頭才讀書,期待上了大學後可以玩四年,對於這樣的狀況,我想是臺灣學校教育需要反思的,也是每個人都該反思的。身處高速變動的二十一世紀,除了憂心這樣的教育能帶給學生多少競爭力以外,對於學生提不起學習動機、找不到學習方法、看不到發展前景,我不免感到憂心忡忡。 傳統教育習慣給予學生的知識,僅是一種基本概念,但我們在未來世界將面對的困難與挑戰,需要全新的解決方法。因此,當學生的學習形式、學習態度、學習內容一旦跟不上未來的需要,學生就會被淘汰。然而,學生被淘汰,學校教育當然要負責任。 長遠來看,過去的知識無法保證學生能夠面對未知的問題,而學校教育更不可能提早給孩子未來的知識,但是學校並不可以兩手一攤,說:「因為不知道未來的知識,所以沒辦法教孩子。」學校教育要如何讓孩子自己能掌握未來的知識?那就是培養學生的能力。 我必須讓學生在學習基本知識的過程中,建立起他們自己的能力,譬如閱讀理解、分析、思考的能力;批判、媒體識讀的能力;創新、與人合作的能力等。如果學校教育沒有培養學生面對未來的能力,讓他們在未來沒有生存能力,這個學校的學生就會被淘汰,長此以往,學校裡的教師甚至學校,也就跟著被淘汰。 如果看近一些,只要教師無法滿足學生,給孩子的東西不是孩子需要的,也沒有讓他進步,學生立刻把學校、教師淘汰。什麼是孩子需要的?他們需要的不是有趣的課堂,也不是一直被盯著準備會考或學測。如果只是想追求考高分、上名校,去補習班就好了。其實孩子更喜歡的上課方式是「我參與、我困惑、我思考、我學到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