補習班-補教網TOP1

回到聯考制度就能公平競爭嗎?

為追求表面的「公平」而恢復聯考,有如英文諺語裡說,「倒洗澡水時順便倒掉了嬰兒。」台大社會系特聘教授藍佩嘉新書《拚教養》,透過長達十年在台灣不同的家庭的深入田野調查,看到台灣父母從拚經濟到拚教養的焦慮,她指出,過去二十多年來的教育改革,雖有弊病疏漏,對促進多元教學仍值得肯定,多元入學值得肯定,但受到目前的執行方式所限,也就是在申請入學管道、過程與方式上,還不能積極考量階級等社會不平等的差異與作用,真正的多元入學尚未能落實。 要維護下一代的安康,不能只訴諸父母個別的努力與選擇,需要透過改善集體的生存環境,來協助我們照護孩子,也照護自己。 臺灣社會在過去數十年來已有許多相關的教養與教育改革成果,我將針對坊間重要的倡議,提供一些思考與反省;同時也會提出一些政策、制度與行動的建議,呼籲如何共同進行教養與教育的修補工作,來促成跨階級的相互依存。 回到聯考才公平嗎? 教育改革的一個重要成果是大學入學管道的多元化。但近來質疑多元入學可能強化社會不平等的反對聲浪增高,有人甚至主張恢復聯考制度才能公平競爭。這樣的看法其實是個「科舉神話」,與實證發現相違。 經濟學者駱明慶的「誰是臺大學生」研究引起許多社會關注,其中發現父母是公教人員、具有大學學歷,以及住在臺北首善之區的學生,進入臺灣大學的機會,遠遠高於其他競爭的同輩。 但這項研究經常被輕忽的是,駱文分析根據的其實是教改前的入學資料,分析的樣本仍是透過聯考進入臺大的世代。也就是說,即便在聯考時代,具有家庭階級優勢的學生透過補習、好學區、家庭教育等方式,其實已普遍取得有利於競爭的教育資源。 包括臺大、政大、臺北、中山等多所大學運用其校務資料進行分析,都一致發現,考試分發最容易收到高所得地區的學生,繁星推薦較容易收到低所得地區的學生,個人申請則介乎兩者中間。 葉高華老師進一步調查中山大學學生的社經背景資料發現:個人申請管道並未偏袒中上階層的學生(因為考試分發的狀況也差不多);不論是個人申請還是考試分發,都容易收到高所得、高學歷者的子女,但繁星推薦入學的學生家長,在平均教育程度上仍明顯低於其他入學管道的家長。 為了追求表面的「公平」而恢復聯考,有如英文諺語裡說,「倒洗澡水時順便倒掉了嬰兒。」過去二十多年來的教育改革,雖有弊病疏漏,對於促進多元教學仍值得肯定。我肯定多元入學的道路方向,但受到目前的執行方式所限,讓我們走得不夠遠,無法落實真正的多元入學精神—也就是在申請入學管道、過程與方式上,積極考量到階級等社會不平等的差異與作用。 申請入學管道制度仍需努力 臺灣目前的申請入學制度,大多以科系為單位,變成激烈、不透明的「資訊戰」。不同於美國大學強調「通才教育」,大學前段不分系,招生以學校或學院為單位,並有獨立的招生辦公室統一收件審核。 在臺灣,除了少數院校,學生以個別科系為申請對象。這樣的制度期待高中生在入學前即確定自身的興趣與方向,也要求他們在填寫志願前對眾多學科有一定瞭解,甚至針對個別校系量身訂作申請資料;而只能申請五個科系的規定,更逼著學生與家長必須評估風險、布局攻略。 再者,由個別科系來執行招生時,教授在面試時傾向重視學生對於該科系的瞭解與認同,這些制度都提高了資訊的門檻或強化資訊的價值。 如果能降低申請入學的資訊門檻,改以校或院做為申請單位,可以大幅降低學生與家長的焦慮。大學前端不分系也能提高學習動機,不僅讓學生有時間緩衝來確認自己的生涯,避免因資訊不足而後悔念錯科系,也可激勵他們為了進入心目中的理想科系,必須「把大一當作高三來念」。 我們也需積極地提供有效、可及的升學資訊,包括擴大輔導室的人事編制、平衡學校間的資源落差,讓學校成為弱勢學生的資訊堡壘。不僅追求「適才適性」的發展,也能積極考量學生間的差異處境,這才是落實多元入學的精神。